刘氏信息网

堯帝十子後裔姓氏來源及封地考

发表时间:2015/12/25 00:00:00  浏览次数:283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堯帝十子後裔姓氏來源及封地考

      堯裔姓氏考:中華民族炎黃子孫,被視為中華民族的開拓者,共同的文化淵源使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都不忘自己的始祖,並有強烈的探尋祖根的願望。據史料記載,的子孫後代形成了祁、堯、劉、唐、杜、範、隨、傅、資、士等五十多個姓氏。這些姓氏得姓時間、原因雖然不同,但追根溯源都與帝堯一脈相承。本文就起源於帝堯的主要姓氏作一探討,加以論證,均以史料和族譜為據。據《史記》記載,堯是華夏始祖黃帝的五世孫,傳承世系為:軒轅黃帝-玄器-僑極-高辛-放勳。堯的父親高辛氏娶炎帝族伊祁侯之女慶都為妻。陶唐氏堯帝姓伊耆,名放勳,因母慶都生堯於丹陵,育於伊侯之國(河南伊陽縣),後徙耆(通作祁,太原祁縣),故曰伊耆氏。堯母是伊祁潘侯的獨生女。伊祁侯居汾河邊的伊村(在今山西臨汾市),占汾河西方圓數百里的地邑。堯生後隨母在家中渡過了幼年、少年時期,因此隨了母姓。年十三助兄帝摯,受封於陶(山東兗州定陶縣),年十五複封於唐(河北保定唐縣)為唐侯,故號陶唐氏。唐侯放勳卻精明能幹,民譽日高,百姓趨歸於放勳,帝摯知自己無回天之力,便率臣拱手讓位其弟傳位於放勳,定都平陽,即今臨汾。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墨子節用篇》贊道:"堯治天下,南撫交址,北降幽都,東西至日所出入,莫不賓服"堯生十子:1監明、2丹朱、3開明字元暄、4啟明字遙純、5胤明字應君、6覺明字順曜、7臥明字洪祺陶姓始祖、8晦明字來銑、9源明字資、10盧鎔字少康。生二女適於舜曰娥皇、女英渭水河邊

長子監明:《尚書中候》載:“堯之長子監明早逝,不得立,監明之子式封於劉,朱又不肖而弗獲嗣。”監明公受封於河北唐縣劉邑,早逝無子,源明長子式承嗣曰劉式徒居河北劉邑。

      次子丹朱:次子朱因生於丹陵故名曰丹朱,首封於長子(山西長子縣),而後受封於丹淵,故長子曰丹陵,虞舜時又被封於房,次子陵故名曰房陵。丹朱造反,次子房陵遷徒留國,現留國(徐州)故址附近留存有房村、房家莊等古村落。

       三子開明:又名元暄,受封於大節(河南洛陽)故號大節,據文獻《荊州諶氏祖譜》記載:諶氏為堯之後,封大節於洛陽,始有諶氏。誤作“湛”字,為湛氏開基鼻祖。

四子啟明:受封於冀州遙邑,今山西平遙,故名遙純,後裔以地邑為姓,為遙姓開基始祖,其後裔有一部分被賜為張姓。

      五子胤明:字應君,受封於平陽府唐邑,應承先君帝堯之都,故名曰應君。後裔以地邑為姓,故為唐姓開姓之始祖也。

      六子覺明:字順曜,被受封於順邑(江蘇泗洪縣)故名順曜。

      七子臥明:字洪祺,封於陶丘(今山東定陶)官居陶正,分管燒陶器的陶窯,後裔以官為姓,故為陶姓之開基始祖。

      八子晦明:字來銑,受封於蜀江耒陽,撅山劈石,開拓耕田,故名曰來銑。後改封他邑,不詳。

      九子源明:名資,《沛縣誌》載:丹朱庶弟九其封於留國(微山島西南二十五裏)者為留氏,注(路史國名紀)。故長子取名曰留式,後長兄監明早逝,留式承嗣監明之基業,遷徒河北劉邑名曰劉式,為劉姓開姓之始祖。《資州直隸州志》載:堯九子資助禹治梁州沱江水,資劈開玉壘山往東分流沱江,又鑿寬金堂峽,南下駐節天臺山,指揮全流域河工,《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資因治水有功被受封於治水之邑曰資邑,次子曰資子(永河)襲封資邑,曰資國,當時內澇成災,資子而後下南疆(今泰國清萊府)排澇治永河之水,故取名曰永河。《耒陽資姓族譜》載:“帝堯之後,資子為資姓開姓之始祖”。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載:“帝堯陶唐之後,受封於劉。裔孫劉累,事夏後孔甲。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杜伯子隰叔奔晉為士氏,孫士會適秦,後歸晉,其處者為劉氏”。劉邦稱帝之後,漢室“承堯運,得天統”。據《廣韻》記載,劉氏郡望25個,其中18個著名郡望的開派始祖都是漢室後裔。分佈全國各地,形成了"漢後無二劉"的基本格局。

      祁姓劉氏以帝堯長子監明開宗立姓後,嗣子劉式傳至劉累,改劉為禦龍氏,此後又相繼改稱豕韋氏、唐氏、杜氏、士氏,在經過夏、商、周數千年的滄桑演變後,又恢復到原來的劉姓。在這一過程中,又派衍出了隨、範、士蒍、司空、士師等中華民族的古老姓氏。這些姓氏不論得姓何時、何地及得姓原因是什麼,他們與祁姓劉氏都是一脈相傳,世代繁衍,同為帝堯後裔。

      十子少康:字盧鎔,為冶煉鑄造銅器之官,首封於盧邑,今山東長清縣西南之邑,故取名曰盧鎔,為盧姓開姓之始祖。

      唐姓由來已久。帝堯被封于唐地,立國為唐,史稱唐堯。舜受禪帝位以後,封堯的子孫為唐侯,唐國曆夏商兩代。西周初,唐國滅,唐侯之後便以唐為氏。1998年在山西臨汾市南郊的下靳村發掘了大量帝堯時期的墓葬,該次發掘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襄汾陶寺出土的被稱為陶唐氏部落遺存的龍山文化屬於同一時代同一類型的文化。共同印證了帝堯建都於平陽,而且始封裔封的唐國皆在平陽附近的史實。另外河北唐縣也是堯帝的先期封地。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蔗出子孫有以唐為氏,是為姬姓唐氏。兩支唐姓同為一個發源地,今山西冀城縣西有北唐、東唐、西唐、南唐諸村名,當為古唐姓聚居之地。

      杜姓是祁姓劉氏演變過程中形成的。《元和姓纂》雲:"祁姓,帝堯裔孫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遷封于杜"。帝堯的這一支後裔,在周王初定天下時,仍然是一個部族聯盟稱為唐杜氏,為周成王所滅,併入周室領域,唐杜氏的後裔改封為杜。杜,位居現在的陝西長安東南。周宣王時,杜伯被殺,子孫出奔,以原國名為氏,杜姓自此問世。宣王殺杜伯後追悔莫極,便立祠以作祀奉。這就是我國眾多神之中"杜主"神的來歷。杜氏族人中名人輩出,秦朝大將軍杜赫即是其後裔,杜赫曾孫杜周,西漢初任御史大夫,曾以豪族遷茂陵。杜周之子延年,官亦御史大夫,又由茂陵徙居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奉守杜伯的陵墓和祠祀,是為京兆杜氏始遷祖。南北朝時,京兆杜氏繁衍旺盛,為顯赫士門閥。唐朝時,杜姓族人中位居宰相的有十一人,其中杜如晦、杜佑、杜黃裳號稱賢相。唐初文學四傑之一的楊同在《杜袁州墓銘》中雲:"杜氏在夏為禦龍,在周為唐杜。三王以降,百代可知。車服出於南陽,衣冠集於京兆"。可知杜氏在當時的影響之大。杜姓是當代第53大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04%。其中除上述帝堯後裔這支外,還有傳說中上古時期善釀酒的杜康之後。另外,我國的少數民族中也有以杜為姓的。

       士乃是以官職命名的姓氏,得姓始祖為士蒍。士蒍是杜隰叔次子,晉獻公時任士師一職。時獻公朝政有幹擾之患,士蒍獻策,兩年內晉國就"朝無奸官,國無敗政"。為獎其功德,賜以官為氏稱士氏。賜姓是一種榮耀,所以士氏之後又派生出士蒍、士季等姓氏。春秋戰國時期,士氏在晉國有很大的影響,士氏隨後又出現了範姓、姓、吉姓、隋姓等。《左傳》中所記秦國的士雅、宋國的士平和衛國的士榮皆乃族人。東漢時日南太守士賜,唐代的洛州河南郡七姓有士氏。望出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今河南息縣、山東沂水、遼寧蓋平、臺灣基隆等地均有此姓。

      隨、範是以封邑為姓氏的,開基始祖為晉國的士會,發源地為晉,即現在的山西。士會亦即隨會、範會,是祁姓劉氏早期歷史上著名人物。王符在《潛夫論》中寫到:"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于世,莫若範會之最盛也"。在範會的後裔中,隨姓一支發展遠不如範姓旺盛。範姓得姓後,以高平為盛,後西遷陝西,南遷中原,在漢時己遷至江南,在我國歷史上有較大的影響,知名人物史不絕書。範會子孫範文子、範宣子、範獻子,世代都是晉國大臣、軍中之佐。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政治家範蠡、秦國大臣範睢、秦末楚霸王項羽的謀臣範增、東漢的範丹、範式、範滂,東晉的範甯,南北朝時《後漢書》的作者範曄、《神滅論》作者範縝、南宋詩人範成大、特別是北宋大文學家範仲淹,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使範姓家族代顯輝煌名揚四海。範姓現為中國人口最多的一百個姓氏之一,居第61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36%。河南、四川、遼寧、山東、江蘇、黑龍江等省多此有姓。

      堯姓,帝堯姓祁伊,名放勳,堯是後人對他追尊的諡號。堯的後世中五子胤明的後裔有一支以堯的諡號為氏,是為堯姓。《古今姓氏書辨證》雲:"堯氏,帝堯之後,以諡為氏,世居上當長子,後魏大司農堯喧,徙層岐州,生宗,宗兄子雄,北齊驃騎將軍,又隋鷹揚郎將堯君素,魏郡湯陽人"。唐時,瀛州河間郡八姓有堯姓。上當長子今屬山西長治。堯姓後裔為避難有的改為澆氏、饒氏。伊姓起源於帝堯,《元和姓纂》雲:"帝堯伊祁之胤,裔孫伊尹,名摯,相湯,生陟奮"

      伊姓、祁姓,帝堯生後隨母寄居外公伊祁侯家,依母姓伊祁,後人中又分為伊姓、祁姓。在今山西臨汾城西南十裏、汾河東岸之垣上有伊村,相傳為帝堯從小生長之地,有多處帝堯遺跡,亦有伊姓之人,自稱為帝堯的後裔。伊姓中較早成名的是伊尹。《元和姓纂》認為,伊尹是帝堯的後裔。史稱,伊尹出身卑微,原為有莘氏女的陪嫁奴隸,因有殊才被商湯委以重任。他先輔佐成湯滅夏,建立胤商,因功卓著,尊居相位。成湯之後,他又輔佐外丙、仲任二王。太甲繼仲任之位後,行為放蕩,不理朝政。伊尹果敢寫了訓導太甲的"伊訓""肆命",將其流放桐地,自己攝政當國。三年後太甲悔過,伊尹將他接回復位,自己退就"阿衡"之位(保護教養之官)。為此,伊尹被尊為賢相。後人有的以官為氏,形成""姓、""姓二支。阿姓族人在河南形成望族。衡姓自春秋的魯公子衡到漢、唐、宋代亦有名人。祁姓源出有三,其中兩支與帝堯有關。一支源自帝堯,以姓為氏,子孫中有以祁為氏(見前述)。據《廣韻》載,黃帝有25個兒子,得姓12個,其中有祁姓。帝堯是黃帝裔孫,這支祁姓與帝堯同屬黃帝直系子孫。

      陶姓是以地為氏。《姓氏考略》載:"帝堯初居陶,後徙唐,故稱陶唐氏,其後裔有陶唐氏、陶氏"。在山西臨汾市東南十公里的崇山腳下的陶寺村,出土過大量堯時期精美的彩繪陶器等文物,被稱為陶唐寺部落文化遺存。是堯早期活動的地方,堯所領導的部落因掌握燒治陶器技術而聞名。在今山西永濟縣古蒲阪北有陶城,也即古陶國。陶國與堯後遷所建唐國相鄰,因此也有史籍認為堯封唐地盛產陶器而得號陶唐氏。堯七子洪祺曾受封於陶丘官居陶正,故後裔以陶為姓。陶姓還有一支是以官為氏,西周時帝舜之子商均三十二代孫虞閼父任陶正(負責治陶之事的官),子孫便以陶為氏。陶姓族人在後來的繁衍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丹陽(今江蘇鎮江南部)、潯陽(今江西九江)兩支望族。現陶姓在江蘇、上海、浙江等省市居多。按人口多少排列居第106位。

       黎姓是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一百個姓之一,居第92位。主要來源有三,據《元和姓纂》等史籍載,武王滅商後,對先古聖帝的後裔進行封分,帝堯的後裔有一支封于黎,為侯國。黎國所屬地即現在的山西黎城縣。春秋時,黎國被晉國滅掉,國人以原國名黎為氏。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省長安縣)。黎氏的另外兩支,一支來源於我國古代南方的少數民族"九黎"之後,另一支出自南北朝時自北方入居中原的鮮卑人素黎氏。《魏書官氏志》雲:"素黎氏,後改為黎氏"。黎氏當今在湖南、廣東、江西居多。

      冀氏源出杜姓,為隰叔之後,周武王封先代聖君後裔,堯的後裔所建的唐國因作亂,遷其于杜,稱唐杜氏。其中一部分被封于冀(今山西河津)。春秋時,冀國被強鄰晉國滅掉,帝堯的這一支後世子孫就以封地冀為氏,在今山西河津東北15裏處有冀亭,是古冀國所在地。冀姓還一支系自姬姓,冀國被晉國滅掉後,成為晉大夫銑芮的封邑,銑芮的後裔就以邑為氏而姓了冀。山西是冀姓的主要發源地,如今冀姓在全國分佈很廣,但山西居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72%。冀姓在當今人口較多的三百姓氏中居第235位。房姓源出祁姓,為帝堯之子丹朱後裔。堯子丹朱,舜封為房邑侯,子陵以父封為氏。丹朱所封房地,即今河南遂平西南四十裏的吳房。    《國語周語》中記載,周昭王所娶皇后就是房姓之女。可見,房姓在周時還是一個受人尊崇的姓氏。房姓族人中代有名人,如東漢司空房植,隋朝經學家房暉遠,唐朝宰相房玄齡,清代鄒縣令房岩等。清河(今河北清河)、濟南(今山東濟南)、河南(今河南洛陽一帶)三個郡望。今房姓在我國分佈較廣,陝西、山西、山東、江蘇四省多此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004%,居第199位。另外,在今防姓族人中也有出自帝堯之子丹朱,與房姓同出一源。古時房與防兩字通。

      朱姓和丹姓都源於帝堯之子丹朱。《萬姓通譜》記載,沛國相縣朱氏,為帝堯之子丹朱之後,以王父名為氏。相縣為古時沛郡治所所在地,即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也有史料記載,堯封丹朱、丹淵為諸侯,族人崇尚紅色,其後人有以丹為氏者,也有以朱為氏者。上述兩種說法雖不盡相同,但堯的後裔中有朱姓、丹姓當無疑。丹朱所封丹淵位於今山西高平一帶。該部落人對紅色情有獨尊,喜用丹砂塗麵點唇,在屍體周圍撒上丹砂,在中原上古時墓葬中常見。另外在臨汾周圍丹朱墓、丹朱廟以及有關丹朱的碑石遺跡多而集中,陶寺墓地的貴族墓中也撒有丹砂,或許與丹朱有關。歷史上丹姓望族出自汝南(今河南商水西北)。載入史冊的名人有春秋時晉大夫丹本,漢長安富人丹玉君,宋通判永興軍丹山,明永樂舉人丹袁。朱姓是一個古老而多源的姓氏,另有系自曹姓,以國為氏:系自子姓,以字為氏,舜臣朱虎之後;北魏代北姓渴濁渾氏、可朱渾氏改姓朱等多支。

      紅姓源自劉姓,與帝堯一脈相傳。西漢初,漢高祖劉邦封同母弟劉交為楚元王,劉交幼子劉富先封為休侯,後改封為紅侯(紅,即紅陽,故城在今安徽蕭山之紅亭)。其後代子孫以紅為姓氏。紅姓還有一支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楚國公族熊渠之後,以王父字為氏。紅姓的發祥地為漢代的紅陽。但歷史上的紅姓族人主要以今山西境內為繁衍中心,望族居堯地所建古都平陽。或許是紅姓族人認祖歸根返遷故里。

      狸姓是當今較為罕見的姓氏,出自帝堯次子丹朱房侯之後裔,以圖騰為氏。史載,堯子丹朱是陶唐氏所屬支族部落首領,因放蕩不羈,堯未傳位給他。對堯帝的做法丹朱心懷不滿,便自改狸姓並以狸為支族的圖騰。舜即位後封其為房侯。房侯丹朱支族有以圖騰狸為姓。歷史上的狸姓族人在河東郡(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繁衍較望,後裔又出現了繇姓。

      傅姓是個古老而多源的姓氏,其中一支乃狸姓之後。《古今姓氏書辨證》等相關書籍中都有這樣的記載,夏封堯裔大由(即狸大繇)于傅邑(傅國地故城在今山東棗莊南50),國人以邑為氏。《國語·周語》中有這樣一段話:"丹朱之神降於莘,宜使太史帥狸姓奉犧牲獻焉,王從之,使太宰忌父,帥傅氏及祝氏往"。韋昭注釋為:狸姓丹朱的後裔在周時已為傅姓。丹朱的神靈想見他的後人,周惠王就讓傅姓和祝姓(祝姓也是堯的後人)之人去莘地祭祀。上述之言雖不可信,但傅姓為帝堯的後裔,由狸姓所出在周朝已有定論。傅姓還有一支,史書記載是出自商時賢人傅說。相傳殷商之君武丁執政後,因無賢人相助,國政難理,後夢中見到一位賢人名說,醒後便帶眾人尋訪。在傅岩(今山西平陸東)築土牆的奴隸中找到了說,於是迎回朝中,拜其為相,事事依言,天下大治。因說出自傅岩,故號傅說,後人以傅為氏。傅說雖不是出自堯,但為傅姓族人。傅姓分佈今寧夏和甘肅東北地區及河北、山東省境內,唐末進入江南各地,繼而徙遷至今四川、廣東、廣西、福建一帶。宋時在今福建的仙游、晉江、蔚為等地繁衍成為望族,在當代人口最多的一百個姓氏中層第36位。

      留姓是一個歷史悠久,且多源的姓氏,其中一支為帝堯之子以封邑為氏形成的姓氏。《路史.國名紀丁》雲:“巴留列陶唐之後,以帝堯之子丹朱有庶兄九人源明,封於留者,以邑為氏” 留姓開姓始祖。《徐州府志》載:“丹朱庶九弟封於留邑曰留國,為留姓之始也。”留姓為堯後裔無疑。春秋時鄭邑劉地,為周大夫劉子埰地,被陳兼併,故城在今河南偃師西南35裏之劉聚。留、鎦、劉本為同一個姓字。從字的結構卯金田、卯田、卯金刀就可看出其初始之所本,最原始的本意是指一種戰斧,且音同。只是後來才分成了三個姓。三姓當同與帝堯一脈相依。

      湛氏,源于尹祁氏,出自上古堯帝的第三子開明(大節)之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文獻《荊州諶氏祖譜》記載:諶氏為堯之後,封大節於洛陽,始有諶氏。” 大節,是遠古堯帝的第三子,其後裔子孫在西周末期亦稱大節。大節在周平王姬宜臼執政期間(西元前 770~前720年)為洛陽令,率軍興晉伐戎,恢復周王朝有功,在周平王遷都成周後,被賜與成周之東的諶地即礁陽(今河南洛陽),為礁陽令,遂以封邑為姓氏,稱諶氏,始有諶氏一族,世代相傳至今已達八十七世,人丁甚是興旺。諶氏一族在東漢順帝劉保執政時期(西元126144年),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諶重,字文疊,江西塢土塘人,後遷豫章(今江西南昌),諶重被高第除郡博士,官至京輔都尉、右內史衛尉、大司農詔加奉車都尉,後出任荊州刺史,敕封漢昌侯。諶重是全國各地諶氏族人的重要先祖之一。到唐朝時期,太常博士林寶于唐憲宗李純元和七年(西元 812 年)奉詔組織編撰了著名的《元和姓纂》,在該書中,林寶將誤為字,以諶重為姓,記載為湛重南昌人,漢末大司農。據本書考證,在隋、唐時期,諶氏族人聚集的古新淦之地(今江西樟樹)有一個稱作湛溪鎮的地方,大概就是因地名而誤筆之故。(本節來源於湛氏族譜)。

      陶唐氏堯帝的唐國古都平陽,即今山西臨汾。在臨汾周圍的城鄉遍佈著與堯相關的名勝古跡。臨汾城南有伊村,為帝堯故里,城西的姑射仙洞,有被傳為堯與鹿仙女成婚的"華夏第一洞房"和堯教丹朱下圍棋的棋盤石,城南有金殿,是乎陽最初所在,史稱堯墟,城東有堯陵,為三皇五帝中最巍峨的陵墓。在臨汾市南郊3公里處,有一座歷史悠久,建築輝煌壯觀的古建築群,那就是後人建築的紀念帝堯之廟--堯廟。現已成為華夏兒女祭拜祖先的聖地。臨汾是帝堯的古都,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生發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主源,被史學界稱為"堯文化"

地址:重庆渝北区宝石路宝石星晖1-23-4号  邮箱:524112822@qq.com

蜀ICP备17043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