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信息网

站内搜索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发表时间:2021/03/20 20:35:04  来源:刘氏宗亲一家亲  浏览次数:94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说到韩信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还真的是有点可悲的啊,因为其实他不仅仅是有才华更多的时候他其实一直被人误会了,那么到底是怎么个误会法也不好说,反正最近其实悲剧结尾被刘邦杀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韩信作为秦末战争中汉王的一员大将,率领十数万军队,屡立奇功,打下很大一片土地,可以说是汉与楚对抗的唯一主力军,在楚汉相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有人曾劝他叛汉联楚或与汉、楚“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而韩信没有听从这样的劝告,还是以帮刘邦消灭项羽为其作战目标。尽管时有凭功劳讨封王、封地的一些故事,但在要求得到满足后,便立即率兵援助刘邦,使汉军实力大振,一举夺得垓下之战的胜利,刘邦由是登上皇位。若韩信有谋反的意向,在拥有重兵的情势下是最适宜的,但韩信没有这样做,说明韩信是忠实于刘邦的。

      而恰恰是刘邦一直不信任韩信。在扫除项羽这个皇位的最大障碍之后,即垓下之战刚刚结束,刘邦趁韩信猝不及防之际,迅速率兵到韩信的驻地,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刘邦认为军事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韩信是另一隐患,便借口韩信熟悉楚地风俗,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以江苏宿迁西北的下邳为都城,让韩信离开他所控制的军队,到南方楚地当一个没什么军事力量的小王。这时韩信也没有反抗,而是乖乖交出了兵权,听候安排。


      然而刘邦对韩信的戒心,并未因韩信到楚地而放松,他那双充满猜忌的眼睛一刻也不停地注视着韩信。不久,刘邦就发现项羽故将钟离昧逃到韩信的封地,与韩信交往密切,于是刘邦下令韩信将钟离昧逮捕归案。此时,韩信初到楚地军力不少,这引起刘邦的不安。恰值有人诬告韩信要谋反,这更坚定了刘邦要铲除韩信的决心。丞相陈平献计,让刘邦借口出游云梦,趁韩信不备时将其擒拿。刘邦当即宣布出游。汉六年(公元前20 I年),刘邦率随从兵将向楚地进发,同时下诏要在楚国之陈地会诸侯。


      韩信听说刘邦将至,已经猜出刘邦此行的意图,但自觉无罪,没必要与刘邦刀剑相见,左右思量,也没有做出反叛的决定。当刘邦到陈地会诸侯时,韩信献上钟离昧的人头,以表对刘邦汉王朝的忠心。岂料刘邦除韩信的决心已下,献人头也无济于事。只见刘邦喝令身边的武士将韩信绑缚,此举令在场的诸侯大惊失色,韩信更是大呼其冤,刘邦却轻描淡写地宣称“有人告韩信谋反”。于是刘邦也不游云梦了,押着韩信将其带回洛阳审讯。但是审讯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证据,就这样杀了韩信,实在于天下臣民交代不过去。刘邦只好又将韩信改封淮阴侯,居于洛阳,也就是将韩信时刻放在朝廷的监视之下。


      韩信被杀

      韩信一再被削地夺爵,知道刘邦不能容忍自已,心中愤懑的情绪时有流露,说自已正像人们常说的“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常常称病不朝,时有上朝也或会流露不满。一次在朝廷上议论各人的统兵能力时,韩信竟然当面说刘邦“陛下不过能统兵十万,而本人则多多益善。”完全不给刘邦任何面子,这样再也不能容忍韩信的杀戮计划已经在宫廷中谋划。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吕后诈称陈豨叛乱已被刘邦率军平息,令朝臣们入宫庆贺。当韩信大步跨进大门,环顾四周时,之间吕后手臂一挥,早已埋伏在四周的兵士一拥而上,韩信来不及抵抗,便丧命于众兵士的刀枪之下。随后宣布韩信曾与陈豨密谋反叛,陈稀在外起兵反汉,韩信从中响应配合,所以必须诛除,然而又提不出多少像样的罪证。


      如果韩信真与陈豨密谋反叛,他没有必要入宫庆贺陈豨的失败,完全可以称病不去。再者如果韩信真要谋反也不会在朝中大发牢骚,让人看出自已的不满情绪。一个大军事家在这些事情上的坦坦荡荡,正说明心中没鬼。如果韩信果真有罪,也应该由法司审判后再执行死刑,为什么要由吕后在宫中用这样见不得人的手段进行杀戮呢?这只能说明心中有鬼的是刘邦统治集团。一句话,杀韩信是最高决策层有预谋、有计划、有安排的。


历史上很多出名的开国帝王为什么杀功臣?

      历史钥匙

      如果仔细读历史,就能发现其中关键的历史钥匙。

      对于开国君主来说,能到开国君主位置,看问题主要集中于战略层面。

      战略层面上,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纳天下英才为“我家”所用。刘邦晚年的《大风歌》,其实是所有最高领导的心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其实就是找人给咱家守护家产的意思。

      理解了这些,就很容易明白,杀功臣还是不杀功臣,关键要看这些功臣——时代俊杰——是否威胁到皇权?评判的标准有两条:

      第一条,历史经验。这条非常重要。因为中国人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看二十四史,其实都是历史经验大总结。开国君主,会以史为鉴,总结哪些因素对皇权构成威胁。

      嬴政时代,他的政治理想气吞天下。统一六国之后,他还想继续开疆扩土。那种情况下,人才太少。所以文臣武将都要继续发挥作用,所以功高盖世的王翦也能善终,所以声名显赫的蒙恬、李斯等人都能继续风光。

      刘邦不同,他经历了秦末大起义和楚汉战争,深知杰出将帅的破坏力,所以选择杀韩信等人。同时他又需要搞建设,所以把能臣干吏都留了下来。

      从历史进程上来看,武将并没有辜负西汉。诸吕威胁刘家皇权,太尉周勃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七王之乱,又是周亚夫力挽狂澜。在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开疆扩土。最后篡西汉皇位的王莽,也不是武将。这种情况下,东汉开国者刘秀,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自然没必要效仿刘邦去杀武将。如此刘秀和他的云台二十八将,反而在青史上落得好名声。

      李世民在凌烟阁刻二十四功臣图,其实就是效法刘秀,同样也落下好名声。

      然而东汉和唐帝国,最终都亡于军阀,这是血淋淋的教训。所以到赵匡胤开创宋之后,再次总结历史经验。加上赵匡胤他自己是军人造反起家,还没等拿下幽燕十六州,就急匆匆杯酒释兵权,最后宋朝先天缺陷。到南宋赵构,竟然连岳飞都杀了。

      宋重用文人,最终被游牧民族征服。对汉文化底蕴深厚的南方而言,那是奇耻大辱。所以朱元璋建立明之后,对文人官吏集团前所未有的苛刻。在大一统王朝历史上,明是对文官最为苛刻的王朝,开国便屠戮文官集团,撤销宰相制度,非常罕见,但也是对历史总结的结果。

      光凭历史经验,无法解释所有问题。

      ——如果都是学前人,朱元璋就应该吸取刘邦封“刘姓王”太多,最终导致七王之乱的情形。实际上朱元璋给自己儿子封王,比刘邦还狠。

      ——随着历史的延伸,文官和武将都有过误国的时刻,不可能全部都靠杀戮解决。

      那就是第二把钥匙,君王本身。

      君王钥匙

      实际上吧,开国功勋能否威胁到皇权,和君王本身有很大关系。

      如果勋贵们比皇帝年龄大,死在皇帝前面,自然就无法威胁皇权。

      看看不杀功臣的开国创业君主:

      嬴政,20多岁亲政,30多岁统一中国,比李斯年轻得多,和蒙恬差不多大。

      李世民,比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年轻。

      成吉思汗也是,起家时很年轻。

      ——起家年轻的开国创业者,文臣武将都能继续使用。尤其是建国之后还非常年轻的李世民,也能把文臣武将的价值最大化。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和二十八将中的主要功臣年岁相当。

      赵匡胤(927年-976年),和主要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年岁相当。

      ——和肱骨之臣年岁相当的开国创业者,大致能和谐相处,但武将会失去用武之地。所以东汉和北宋的开国武将都早早功成身退。

      再看看杀功臣的开国君主:

      刘邦比嬴政小3岁,比韩信大20多岁。韩信死时,才35岁。要知道刘邦在35岁时,还在市井中逍遥快活呢。所以刘邦无论如何不敢留一个年富力强的韩信在身后。

      再看刘邦杀韩信、英布、彭越的时间,都是公元前196年。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刘邦在,能震住他们。刘邦认为自己死后,老刘家没人搞得过。

      也就是说刘邦临死之前才杀掉他们,就是担心几位威胁到自己老婆孩子的生命和财产。看了这个时间点就明白,刘邦并非是乱杀,而是到了那个点,不得不做选择。

      ——开国君主屠杀功臣与否,关键就在于它:时间

      任何朝代,开国创业君主年富力强时,都不会屠戮功臣。如果功臣比开国创业君主年轻太多,如韩信比刘邦年轻20多岁,那就危险了。这里的危险,也有两层解读。比方说蓝玉,如果朱标不死,蓝玉还能保住命;换成年少的朱允炆,就活不成了。汤和,比朱元璋年纪大,快挂了,就能保命。

      理解了这些之后,就可以揭开很多历史谜团。其实历史上很多所谓的谜团,抽丝剥茧之后,都会发现其因果并不复杂,而且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我所用。

      而研究历史的本质,就是要把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地址:重庆渝北区宝石路宝石星晖1-23-4号  邮箱:524112822@qq.com

蜀ICP备17043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