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信息网

站内搜索

长信宫灯-满城汉墓出土 被誉“中华第一灯”

发表时间:2015/12/25 00:00:00  浏览次数:96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信宫灯是汉代青铜鎏金灯具之一,公元前172(汉文帝时代)铸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由考古学工作者白荣金在1968年对满城汉墓中窦绾墓(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的发掘作业中发现。现藏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家庄市河北省历史博物馆满城汉墓展区。

宫灯的形态为一梳髻的跣足侍女跪坐在地,手持铜灯。整件宫灯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

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阳信家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版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与衣袖形成铜灯灯罩,可以自由开合。

燃烧的气体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宫灯内燃烧的的物质是动物脂肪或蜡烛。宫灯表面没有过多的修饰物与复杂的花纹,在同时代的宫廷用具中显得较为朴素。

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据考证,此灯原为西汉阳信侯刘揭所有。刘揭文帝时受封,景帝时被削爵,家产及其此灯被朝廷没收,归皇太后居所长信宫使用。后来皇太后窦氏又将此物赐于本族裔亲窦绾。此灯做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品、礼品,可见它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长久以来,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

197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枚长信宫灯邮票(73,面额819731120发行)200010月,国家邮政总局再次发行出土文物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蟠龙纹铜壶一套4枚邮票(2000-21,面额8020001020发行)。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图片及介绍文字编入了初中历史课本古代史部分。

宫灯,是我国特有的手工艺品,它以工艺复杂、做工精良、造型雅致而闻名于世。相传在南朝梁武帝时,我国民间就有正月十五挂灯赏灯的习俗,这种习俗逐渐从民间传到宫中,在唐代,宫灯逐步形成,到了明清,宫灯发展到极致,成为皇家的专用品。

地址:重庆渝北区宝石路宝石星晖1-23-4号  邮箱:524112822@qq.com

蜀ICP备17043833号-1联电话   1888397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