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信息网

站内搜索

菖蒲堰刘氏宗源谱二

发表时间:2015/12/23 00:00:00  浏览次数:212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先        秦  (公元前306——222年) 
七十二世祖  刘清公(思泷公长子),讳恩盛,名清,字燃,号果斋。生于周慎王五年乙巳(公元前316年),徙居沛。卒于秦昭襄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251年),享寿六十六岁,妣李、程、胡、梁氏(另有一说王氏),夫妻合葬河南开封府上水龟形,生子二:仁浩(荣)、仁纪(发)。 
七十三世祖  刘荣公(刘清公长子),字仁,号丰公。生于周郝王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一说生于帝元2393年,即公元前269年),八月十五日子时,(一说八月十日),徙居徐州府沛县丰乡。卒于秦始皇嬴政十五年已巳(公元前232年)十月二十日未时,享寿六十四岁, 妣赵、梁氏,葬江西赣州府宁都县大华山(海跋1462米)铜鼓村仙人肚脐穴。一说葬南昌府千峰山坐南向北,一说葬今江苏丰县金刘寨汉皇祖陵,至今陵墓魏然。妣赵、梁氏合葬镇江府黄龙出洞形。生子一:煓 
                        秦   始   皇  (公元前221——206年) 
七十四世祖  刘煓公(刘荣公之子),名昂,字执嘉,号显初,又号太平,生于周郝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280年)八月十五日午时,高祖尊为太上皇。按《史记》云卒于汉高祖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五月,享寿八十三岁,妣李氏,煓葬沛县九龙坑真武踏蛇形地,一说煓公秋月葬于陕西西安府临潼县万年城东北陵,李氏葬沛县仙人骑鹤形。生子四:伯、仲、邦、交。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5年) 
七十五世祖  刘交公(煓公四子,刘邦弟)字游,生年未祥,西汉缔造者之一,高祖即位后封楚王,辖境三郡三十六县,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县)卒于汉文帝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在王位二十三年葬于徐州西效大彭彭玉山楚王墓,另有陪葬墓三座,尊谥为楚元王。生子七:辟非、郢客、礼、富、秽(一作岁)、执(一作艺)调。 
七十六世  刘富公(交公四子)生年未祥,汉景帝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四月乙巳始封休侯,食邑千七百五十户。后改封红侯。卒于景帝前元六年庚寅(公元前151年),生五子:刘澄、刘辟强(一作辟疆)、3、4、5名未祥。 
七十七世  辟强公(一作辟疆)刘富公次子,字少卿。生于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汉昭帝始元二年丙申(公元前85年),霍光遂拜为光禄大夫、长乐卫尉,又徙宗正等职,不久在长安去世,享寿八十岁。生子:刘德,余未祥。 
七十八世  刘德公(辟疆公之子),字路叔,生年不祥。武帝称之为千里驹。昭帝元凤元年辛丑(公元前80年)任宗正丞,宣帝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封为关内侯,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公元前66)年改封阳城侯。封侯十一年。于宣帝元康三年戊午(公元前63年)(一说于宣帝五凤二年乙丑公元前56年)去世。生子:刘安民、刘向,余未祥。 
七十九世  刘向公(德公次子)本名更生,字子政,生于昭帝元凤四年甲辰(公元前77年),十二岁为皇帝引御车,二十岁官任谏大夫,常为汉宣帝重用,后因炼金术不灵验被判死刑,不久赦免复出,历任郎中、给事黄门、汉元帝时又提升为宗正、给事中。曾用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并弹劾外戚,抨击宦官专权误国,前后两次入狱。汉成帝即位,更名刘向,复出任郎中,升光禄大夫,中垒校尉。是中国目录学之祖。并有燃藜天禄阁的典故传世。是我显祖中大文豪之一。卒于汉哀帝建平元年乙卯(公元前6年),享寿七十一岁,葬于彭城九里白云洞下。生子刘汲、刘赐、刘歆。 
                            东    汉  (公元25——220年) 
八十世祖    刘汲公(刘向公长子)官至郡守,后从光武起兵监冯异军。生子刘厚,余未祥 
八十一世祖  刘厚公(刘汲公之子)生子刘节,余未祥 
八十二世祖  刘节公(刘厚公之子)生子刘昌,余未祥 
八十三世祖  刘昌公(刘节公之子)生子刘浚,余未祥 
八十四世祖  刘浚公(刘昌公之子)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擢为武卫将军。生子刘毅,余未祥 
八十五世祖  刘毅公(刘浚公之子)徵拜议郎。生子刘震,余未祥 
八十六世祖  刘震公(刘毅公之子)隐居不仕。生子刘表,余未祥 
八十七世祖  刘表公(刘震公之子)字景升,东汉末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邹城)人,生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壬午(公元142年)是东汉晚期的著名政治评论家,因此被列入党人黑名单,受到宦官集团的打击迫害。汉献帝初平元年庚午(公元190年)被封为荆州剌使,后封镇南将军。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八月,背发毒疮不治身亡,享寿六十七岁。生三子:刘琦、刘琮、刘修。 
八十八世祖  刘琦公(刘表公之子)生年未祥,为表公前妻生,初任江夏太守,表公去世后,与刘备会合联吴抗曹,大败曹操后在刘备支持下出任荆州剌使,建安十四年已丑(公元209年)因病去世。生子刘铉,余未祥。 
三       国  (公元220——265年) 
八十九世祖  刘铉公(刘琦公之子)字君鼎,官至光禄大夫,重庆制军,封松滋县,食邑二百户。生子伯陵,余末祥。 
                           西       晋  (公元265——316年) 
九十世祖    伯陵公(铉公之子)晋时官至陈留太守。生子刘文,余末祥。 
                           东       晋  (公元317——420年) 
九十一世祖  刘文公(伯陵公长子)字糼彦,号从远。仕晋为司徒太保,封平邑侯,迁居河南南阳。妣魏夫人,晋司徒文康公魏舒女,讳华存,字贤安,生于公元251年,修炼得道,飞昇南嶽,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用藏景之法,托剑化形而逝。凡在世八十三年,封紫虚元君。生子二:琳、遐。 
九十二世祖  刘遐公(魏夫人之子)字正长,出身彭城,西洛人,晋书刘遐传称广平易阳人。仕晋为安成太守,随晋明帝(公元323——325年)平王敦,封泉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由于当时五胡乱华,任期满后留居安成北乡(今江西安福县山庄乡笪桥村刘家港),遂家焉。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六月癸亥殁於治所,归柩葬寒水坳五更塘庚山甲向。妣邵氏,平原安乐太守、冀州剌史邵续之女,骁果有父风,遐为石季龙所围,妻单将数骑,拔遐於万众之中。生年未祥,卒于公元326年。葬江西安福十三都寒水坳更塘掌形。生二子:刘肇、刘启。二女:思、微。 
九十三世祖  刘启公(遐公次子)字天与,官任泉陵公,居安福笪桥刘家港,殁葬安福笪桥兴祚庙癸山丁向。妣高氏,又一说彦氏,生子三:嵩、岱、岳。 
九十四世祖  刘岱公(刘启公次子)世居安福笪桥刘家港,殁葬安福笪桥兴祚庙壬山丙向。妣王氏,生一子:芾。 
九十五世祖  刘芾公(岱公之子)世居安福笪桥刘家港。妣邵氏,生子二:乔、洎。葬安福笪桥。 
                           南   北    朝  (公元420——581年) 
九十六世祖  刘乔公(芾公长子)字子高,南朝宋任安成王右常侍。以贤能著称。世居安福笪桥刘家港,葬安福笪桥兴祚庙鹅形。妣周氏,又一说祝氏,生子彦。 
九十七世祖  刘彦公(刘乔公之子)字希圣,世居安福笪桥刘家港,葬安福笪桥兴祚庙左壬山丙向。妣贾氏,生三子:德杰、德伟、德俊。 
九十八世祖  德杰公(刘彦公长子)世居刘家港,葬笪桥兴祚庙。妣何氏,生二子:时济、时达。 
九十九世祖  时济公(德杰公长子)世居刘家港,妣簘氏,生二子:秦、泰。 
                         隋            朝   (581——619) 
一百世祖    刘秦公(时济公长子)字景山,世居刘家港,葬兴祚庙。妣王氏,生子延。 
一0一世祖  刘延公,本名刘延,字延年。仕隋任史部尚书郎,隋朝灭亡(公元619年)后回乡隐居不士。自笪桥迁居龙云下村,妣沈氏,生二子:刘铨、刘锡。 
一0二世祖  刘铨公(刘延公长子)字公衡,世居安福严田龙云下村,妣文氏,生二子:行忠、行恕。 
                            唐 朝、后 唐、南 唐 (618——958) 
一0三世祖  行恕公(刘铨公次子)世居安福严田龙云下村,娶丞相姚宗之女,与妻合葬永新七十二都铜钢山。妣姚氏,生子三:忱、性、悦。 
一0四世祖  刘忱公(行恕公之子),字诚之,世居龙云下村,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中进士。官任监察御史。妣欧阳氏,生子二:宗、宾。 
一0五世祖  朝宾公(忱公次子)讳纬,世居龙云下村。妣游氏,又一说宁氏,生二子:敬、攸。 
一0六世祖  刘敬公(朝宾公长子)又名敏,字主一,世居安福龙云下村,妣黄氏,又一说段氏,生一子:守文。 
一0七世祖  守文公,讳庆卒,回迁安福笪桥,葬安福鸟沙铺乾山异向。妣戴氏,生子刘逊。 
一0八世祖  刘逊公(守文公子)字孟勤、号诚彦。世居安福笪桥顺正乡下,葬安成笪桥兴诈祠庙,妣陈氏,生三子:赋、赊、贿。 
一0九世祖  刘贿公(刘逊公三子)名奇勋,字枢衡,别号用世,世居安福笪桥。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官至唐朝散大夫、山东、陕西四镇节度使。葬安福笪桥兴祚庙下,享寿80岁。妣谭氏、宋氏、潘氏,生一子:禋。 
一一十世祖  刘禋公(贿公之子)字孔明,抱道隐居,分居龙云下村,享寿百岁有余,号龙云老人,殁葬十三都鸡呜坑金钩御镰形,庚山甲向,妣周氏葬十三都神源坑牛不出栏形丙山壬向,有墓,三村子孙同立,其坟山左管风形,前管笆箩形,始分三村。生子三:承贶、承崇、承美 
一一一世祖  刘超公(禋公之子)字承美,世居龙云下村,享受寿68岁,殁葬湾潭江南上塘坑。妣童氏,葬湾潭北樟树下,生六子:知顺、知隽、知遂、知岳、知微、知道。 
一一二世祖  刘逵公(超公六子)字逵名知道,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公元850年)。唐末从安福龙云下村迁居新余县十九都,策名荻斜,形成新喻刘氏。殁于南唐保大七年(949)十一月初七日,葬思贤乡兴业里灵塘山,享寿99岁,赠吉州府君,妣胡氏,葬本里龟堆,封吉州夫人,生三子:继佩、继璋、继珪。 
                            北        宋    (公元960——1127年) 
一一三世祖  刘典公(刘逵公六子)字继珪。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追封大理评事,世居荻斜村,葬思贤乡兴业里灵塘山,妣欧阳氏,赠渤海县太君,生子五:刘晟(克明)、刘昰(克敬)、刘式(克几)、刘阶(克已)、刘详(克勤)         
一一四世祖  刘式公(刘典公三子)字叔度,名克几,又名克式,官名式。是带动新余刘氏崛起的一位核心人物,也是五代末宋初政坛一位知名人物。此人为官清正,以财政方面的成就留名青史,《宋史》267卷有传。生于南唐保大七年已酉(949年),世居狄斜村,南唐末中进士,公元975年随南唐后主李煜规顺宋朝,宋初官任刑部员外郎。后为磨勘司长官。其间还代表宋朝以秘书丞的身份出访过高丽。至道三年丁酉(997年)靠山宋太宗去世后,宋真宗赵恒继位,被政敌诬告对朝庭无礼而免职,同年(公元998年)郁恨而死,葬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吴儿村,享年49岁。后宋真宗为其平反昭雪,追赠为礼部尚书。为人酷好读书,藏书丰富。妣陈氏,指诸子曰:此乃父墨庄也。嘉封墨庄夫人。其后子孙形成庞大的墨庄刘氏。生五子:立本、立言、立之、立德、立礼。(五子都中进士) 
一一五世祖  立之公(刘式公之子)(985——1048年)字斯立,1008年中进士,历任连江县尉、青溪县主簿、南陵县令、大理寺丞、金华知县、泸州通判、庆历八年(1048)年升主客郎中、益州路转运史。同年十一月七是卒于官,葬河南开封府吴儿村,享寿63岁。妣王氏,生五子:刘元卿(早卒)、刘真卿(早卒)、刘敞、刘攽(1023——1089)、刘放 
一一六世祖  刘敞公(立之公三子)字原父,号公是,世称公是先生。欧阳文忠先生为公是先生墓志曰:吉州人者。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第二名。宋著名政治家和学者,历任蔡州通判、中内政府直集贤院、权度支判官、三司使、右正言、知制诰、集院学士、曾奉命出使契丹。在地方历任扬州知府、郓州知府、知永兴军、晚年回朝后先后任翰林院侍读学士、集殿学士、判南京御史台。在学术上对佛、道、天文、地理、方药都有研究。宋大学者欧阳修和朱喜对其评价很高。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八日卒,享寿49岁。生四子:刘定国、刘奉世、刘当时、刘安上。 
一一七世祖  定国公(敞公长子)早逝,生二子:元因、长因。 
一一七世祖  奉世公(敞公次子)字仲冯,出生于1014年。著名学者,才学为四子之最。宋史319卷有传,宋神宗时历任太子中允、国史院编修等职,宋哲宗时任成都知府等职,政治上属元佑党人,宋徵宗政和三年(1113)去世,享寿73岁。生一子:次因。见于史载者名刘旦。 
一一七世祖  当时公(敞公三子)官任大理评事,生一子:葵因。 
一一七世祖  安上公(敞公四子)字元礼,原藉仙桂乡荆溪,生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中进士,徽宗大观元年(1107)提举两浙学士,历任太常寺太祝、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给事中。政和二年(1112)后,历任寿州、婺州、邢州(今浙江金华)等地知府。著有《刘给谏集》五卷。卒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享寿59岁。生二子:季儒(儒因)、雅因。(二子迁居新余水西,隶振藻区六都三图,去治二十里) 
                            南        宋  (公元1127——1279年) 
一一八世祖  安治公:据刘姓世考载:“敞之孙安治,除谏官”。是为某公之子末祥,有待查证。生子刘仪。 
一一九世祖  刘仪公(据刘姓世考载“治生仪”)生二子:世昌、世达。 
一二十世祖  世昌公(仪公长子)字克後,仕至大宋,据《禄阁堂刘氏族谱》载:,于宋天圣年间(1023——1032)(按:这一时代信息有误,有待查证)始迁吉水,今谱称肇基之鼻祖。生子刘燝。 
一二一世祖  刘燝公(昌公之子)生二子:仕高、仕宦。 
按:据大堰《青藜堂刘氏族谱》载公后分一支脉,江西世系末或详,历数传至仕等公于洪武年间,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土地,始迁湖广岳州府九溪卫东长兴落业,(今曰湾陵沟是也)。该谱以復仕等公为徙澧始祖,至今谱主编刘必官、刘必镜、刘必梅等公已衍行二十世。 
一二二世祖  仕高公(燝公长子)字润,宋都督。生二子:秉忠(1216-1274, 元开国名臣,葬河北省邢台县西贾村大队村西,元至明子孙鼎盛。据称子孙现居北方繁衍)、秉恕。 
                          元      朝  (公元1206——1368年) 
一二三世祖  秉恕公(仕高公次子)仕元,葬承德府邢台县,明嘉靖年间墓被盗,盗墓者名李淮。子孙世居吉水,至今称最。生二子:刘国、刘因(1249——1293,征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 
一二四世祖  刘国公 (秉恕公长子)生一子:刘珪 
一二五世祖  刘珪公(刘国公之子)生一子:明寿. 
一二六世祖  明寿公(刘珪公之子)生二子:子传、子英。 
一二七世祖  子传公(明寿公长子)生一子:孙远 
一二八世祖  孙远公(子传公之子)生二子:承先、承志 
一二九世祖  承先公(孙远公长子)字继绪,军功补承信郎,生三子:汉、福、坚.            一二九世祖  承志公(孙远公次子)字继善,生子:彰.据《禄阁堂刘氏族谱》载汉、福、坚、彰为徙澧始祖.

地址:重庆渝北区宝石路宝石星晖1-23-4号  邮箱:524112822@qq.com

蜀ICP备17043833号-1联电话   1888397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