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信息网

站内搜索

《菖蒲堰刘氏宗源谱》前言

发表时间:2015/12/23 00:00:00  浏览次数:130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参天之树必有根,环山之水必有源。菖蒲堰刘氏源出陶唐,自帝尧之后始封刘邑历四千余年生息繁衍,族民星罗棋布于华夏大地,枝叶繁茂,脉络众多。我菖蒲堰族民群体居于其中,谱写着自已的历史。 
     我刘氏在西汉以前默默无闻,自高祖刘邦推翻秦暴政,消灭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以后,开始掘起。两汉历四百余年,将中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伟大的中兴世代,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开拓疆土,复兴汉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孕育出了伟大的大汉民族。由于东汉晚期妇人干政、外戚专权,至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但汉室之裔刘备为了在即将崩溃的汉王朝保存刘氏一席之地,便建立了蜀汉,形成了三足鼎立。魏晋之后,汉室之裔刘裕又建立了南朝宋国,此后又有刘氏之裔先后建立过汉、北汉、南汉、后汉等割据政权。汉唐以后,汉室子孙便放弃了恢复帝业的欲望,兢兢业业地在各自的领域继续为我刘氏谱写着辉煌的历史。 
     考我菖蒲堰刘氏乃出自西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一脉,这一脉所出的杰出文人较多,武官相对较少。在西汉有大文豪刘向,东汉有荆州剌史刘表,东晋有安成太守刘遐,隋有史部尚书刘延年,唐有朝散大夫刘贿。至宋元二代,更是人文蔚起。北宋初有刑部尚书刘式,生五子,皆中进士,并由此而名声雀起,子孙们形成了有名的墨庄刘氏,且屡代皆英才辈出。刘敞,又是我显祖中的大文豪之一,所生群子,皆为大学者。南宋有刘安治(缺文史资料),刘世昌(缺文史资料)皆为朝廷命官。元有开国名臣刘秉忠、刘秉恕兄弟。至元末明初刘汉曾为闽省指挥大使(缺文史资料)。 
    自汉公之后,这一脉便开始衰落。据谱载:汉公原任闽省指挥大使,后解官湖广,屯于道源桥东。据《临澧县风物大观》所收集的资料证实;元末明初湖广一带战火连年,居民几空,再加上苗蛮起义,湖广一带多为荒无人烟。朱军打败陈友亮、平定苗蛮后,在湖广一带屯兵招垦,实行军事屯田制,军队一边防守一边屯田自给。所述汉公解官湖广,屯于道源桥东,多为汉公是元旧官,当闽省归顺朱军后,在解组军队时被解除官职,充军湖广,于今佘市桥东屯田垦荒。又据有关资料载,军人一经落屯,其家属一并迁入屯田区内,实行军户制、卫所制、军人世袭制,其编户上报兵部,永世戌守。即当官的世袭为官,当兵的世袭为兵。当初汉公因被解除官职,其编户多为士兵。故子子孙孙几百年便没有机会升迁官场。据有关资料证实,初期屯田制的确起到很大成效,所出足以养活军队,后多因军官将官田占为私有等腐败现象的出现,再加上军不军、民不民,军纪松懈,作风焕散,生产效益一年不如一年。于明中期屯田制便开始走向衰落,特别是明代后期卫政弊坏,军士不堪负累,屯军大多逃匿。故汉公之后或有支子加入到了逃亡大军,有一大武公流经石门南北敦。查南北敦之地,在当初是为土司管辖的添平守御千户所,该千户所是为九溪卫代管的且高度自治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地人到此地连身家性命都难保。至清初依然沿袭明制。我祖或在此已无法生存,至清康熙中页(1700年前后)所生后裔全部东逃西散(有佐证),其中有一支系共三人逃到了新安交口,稍作停留后又分二人至菖蒲堰,至雍正八年(1730)改土归流,解除军户制,军事屯田一律分到各户生产经营,并裁永定卫、九溪卫、澧州等军民屯田之互错地始设安福县(今临澧县),我祖方才结束了几百年风攴露宿、流浪漂泊的流亡生活,正式列入安福县编户,定居繁衍至今,其子孙便形成了菖蒲堰刘氏。 
     先祖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为我家族的再次掘兴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使一代一代的子孙吸取先人们留下来的精神营养,增强家族之凝聚力,特编纂我菖蒲堰刘氏宗源谱,供子孙弘扬祖辈之辉煌,缅怀祖辈之伟绩。让我们将血脉的源头作为崇敬的偶像,以列祖列宗的艰苦创业的精神、优良用风、传统美德作为题材,以其氏族文化活动这一特有的方式去教育子崇尚文明、遵纪守法、知书达理,以提高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人们承前启后、力求进取、奋发图强,以树立继往开来、造就辉煌、流芳百世之信念。 
     这部宗源谱的资料来源很广,各方面的资料内容大体一至,但也存在少数祖人倒位,错位等问题。笔者宗合各方之说,反复查证核实,力求准确真实可信。核实的主要依据是首先核准各祖人的生殁时辰,因为历史她本身就包含有时间要素。其次就是核准生殁地点,第三就是核准简历以及生平事迹。根据这三个基本要求,笔者将宗源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黄帝至西汉显祖刘交的世系,选择以广东刘氏宗亲联宜会、第二届汉文化研究会海丰县分会副会长刘世高先生编纂的刘氏远祖世系为主要依据,该世系重点考订了各位祖人的生殁时辰,可信度较高。再根据墨庄刘氏网所载的《安福笪桥、龙云下村刘氏谱系》所提供的出生与殁葬地点补充其中。另在网络中查出部分显祖生平事迹加以完善。第二阶段是自西汉刘交至北宋刘安上,该段世系主要资料来源是墨庄刘氏网所载《安福笪桥、龙云下村刘氏谱系》、《江西新喻墨庄刘氏世系图》,该资料提供了各先祖的出生地和殁葬地以及移居走向,少量提供了几位显祖的生殁时辰,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网络上搜集并补充了部分显祖的生殁时辰以及生平事迹。第三阶段是自北宋刘敞至明初刘汉子孙世系,这段世系的主要资料料来源是禄阁堂《刘氏族谱》,并在网络上搜集整理了有关资料补充其中。最后将这三个阶段的世系联贯起来,宗源谱大致就算告成。 
     菖蒲堰刘氏宗源谱的编纂,由于笔者本人学识甚浅,组织的资料尚欠充分,特别是有的先祖仅凭一家之说,缺乏佐证证实,因而漏洞和差错在所难免,谨请广大宗亲发现有讹者更之、有误者正之、有遗者补之、有据者校之。

地址:重庆渝北区宝石路宝石星晖1-23-4号  邮箱:524112822@qq.com

蜀ICP备17043833号-1联电话   18883972838